(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德钦法院擦亮“和谐梅里”诉讼服务品牌
近年来,德钦县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发掘本土特色、自觉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积极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审判效率,取得了诉讼案件增量逐年减少、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双提升的良好效果。
坚持党建引领,“红色法魂·和谐梅里”党建品牌助推审执工作。全面落实“以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根据“三抓三强三行动一守护”工作思路,打造德钦县人民法院“红色法魂·和谐梅里”党建品牌,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法官挂包乡镇”强化诉源治理,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德钦县人民法院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开展“法官定点挂包乡镇”为民办实事活动,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触角延伸,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深度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加强诉源治理,做到提前谋划、提前介入,用好、用活乡镇人民调解员,强化诉前调解,把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选派8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定点挂包联系各乡镇,以“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方式,即定期开展法律宣讲、与调解员座谈等规定动作,遇纠纷案件时第一时间开展调解、审判等自选动作,将各乡镇的案件分派由挂包法官承办,开展巡回审理。诉前参与各基层站所调解成功的案件,当场进行司法确认,并送达文书,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践行一线工作法,“和谐梅里·三江巡回审判团队”跑腿上门服务。“和谐梅里·三江巡回审判团队”主动提供诉讼服务到一线,满足群众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需求,将司法为民初心传遍“三江腹地”的村村寨寨,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坚持将非诉机制挺在前,“和谐梅里·格桑梅朵调解工作室”将司法端口环节前移。“和谐梅里·格桑梅朵调解工作室”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解纷。长期推行“法官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办案模式,提高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效率和权威性。
深耕人民法庭建设,打造“和谐梅里·双语三心法庭”。成立“OK巴桑调解工作室”,邀请当地德高望重,通晓藏语和傈僳语的“OK巴桑调解员”参与案件化解;同四川省得荣县人民法院卡瓦法庭就纠纷调解、执行联动、文书送达等方面开展跨省司法协作;开设午间法庭、周末法庭、假日法庭,提供全年365天不打烊诉讼服务;送巡回服务上门,减少群众诉累,多措并举打造干警贴心、群众暖心、党和人民放心的“三心”特色法庭。(何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