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央视315晚会主题为“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倡导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价值信念。高大上的晚会让人看了很解气,观众呼吁央视应多搞一些这样的节目,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也有网友对央视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想打假应从自身做起。2022年央视播出了28案专题节目《错位的人生》,在这个节目中,两个重大疑点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
一是开封的叔叔在节目表演了小品《洗澡》,模拟了两个婴儿错换的过程。小品的情节与事实严重不符。叔叔认为,当班护士为了图省事,将两个婴儿同时抱到了澡堂里,脱光了洗完了包裹抱被时发生了错换。
大药房规定,婴儿两天洗一次澡,两个孩子若想同时洗澡,必须要在同一天出生。为了满足这个条件,当事人老杜在起诉大药房时自述,她和许敏住在同一个病房,两人同时于6月16日生产。
实际上,许敏生产日期为6月15日,两个孩子不可能同一天洗澡,老杜在严肃的诉状中犯下低级错误不能被人理解,叔叔没有进行充分调查就仓促上场上演让观众颇感意外,网友认为,小品《洗澡》的剧本者涉嫌作假。
二是郭杜于93年拿到了合法准生证,于95年托人办了出生证,凭两证到马店户籍管理部门申报了户口。节目认为,郭杜于93年合规申请二胎生育指标得到了准许,办95年假出生证是为了上户口,暗指与洗白孩子无关。
据驻马店卫健委调查,没有发现郭杜申请二胎生育指标的相关申请材料,柴桑就此跟进调查,在95年户籍档案里只看到了95年假出生证,93年准生证未见踪影。
综上,《错位人生》犯了三大错误:一是对事实采访不清楚,对两个婴儿的出生日期与大药房的规定进行了模糊处理,误导公众认为错换是由洗澡混乱所造成。二是隐匿关键信息,节目中展示了大量的证据材料,唯独没有公开至关重要的93年准生证。三是避重就轻,没有重点讨论被涂改的病历,对于老杜92年出生证的去向只字未提。
观众认为,《错位人生》在采访、编导、制作、播出的整个过程缺少官媒应有的客观性,在官宣结论存疑的情况下,应该顺从还是合理质疑,小星星们给央视好好上了一课。315打假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百姓谋求福利,让制假用假贩假者受到惩罚,网友希望央媒应敢于自我批评,自我革新,对《错位人生》节目进行调查,不能仅仅下架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