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底的到来,公募基金2023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公募基金一季度发生了那些变化?对于市场未来的走势和热点板块,那些操盘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基金经理又有怎么看的呢?
TMT板块成赢家
(资料图片)
Wind资讯统计显示,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6.3万亿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末上升2.4%,这是在连续两个季度规模收缩后的首次回升。其中, QDII、货币型和股票型基金一季度规模增长领先,只有债券型基金规模有所收缩。
如果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作为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统计,至一季度末,主动权益产品共4179只,规模合计5.00万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末上涨2.19%。
同时,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发行有所回暖,一季度新发主动权益产品96只,募集资金规模538.50亿元,环比上季度环比大幅上升68.6%。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叠加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产业趋势与国内数字化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强,TMT板块领涨市场,基金持仓中对于计算机、传媒和通信行业的配置市值增长领先,环比增加708.6亿元、250.2亿元和244.9亿元。
未来市场如何看?
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掌握资产超过百亿元的基金经理都是如何看待的呢?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认为,我国经济复苏、美国紧缩后通胀下行仍将是今年主要宏观背景。经济运行正常化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居民和中小企业,需要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随着经济逐步正常化,居民消费信心回升、超额储蓄下降是必然事件,消费今年大概率超预期回升。就近期公布的社融和地产数据分析,二季度 A 股盈利增速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表示,国内方面,2023 年客观环境虽然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 2022 年延续下来的大多不确定性因素现已逐步确定。生活回归正常化,居民出行、企业生产都会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一季度中,市场对经济活动的理解上,经历了从“放开后强预期”到“实际稳定恢复”的转变;对全年的经济增速有了明确数量和质量特点的预期。
人工智能前景如何?
新一代人工智能概念的脱颖而出让人工智能(AI)成为一季度的当红炸子鸡,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未来的走势,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的观点是:AI 的加速发展,让人类看到了跨时代的发展机遇,如果说以锂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这个时代硬科技的代表,那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则是“软科技”的核心,其将会加速各个行业的发展,AI 和新能源的共同出现,将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创出令人惊讶的程度。未来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落地的速度会远超原有行业发展的预期。
易方达基金经理陈皓表示, AI将极大提升全社会的生产效率,但客观上当下的研究认知还不具备对相关标的的定价能力,尤其当这些个股快速上涨后,也不太符合“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入预期收益率更高的资产”这一投资理念,因此会选择暂时“以静制动”,继续对产业和公司进行跟踪、研究以及再定价,等待胜率和赔率更高的投资时机出现。
半导体产业链如何看?
随着人工智能板块的火爆,半导体产业链也再度被“唤醒”。
银华基金经理李晓星称,半导体方面看好国产替代方向,集中在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环节,中长期看,伴随国产供应商积极验证导入,国内晶圆产线建设将再度提速。在景气复苏方向,全球半导体下行周期接近尾声,经历了过去几个季度的去库存,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重启上行周期,向上弹性取决于下游需求恢复的力度,关注相关左侧布局机会。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认为,除了封测,当前大部分半导体领域的国产化率仍然不足 20%,留给我国替代的机遇依旧广阔。未来外部环境愈发严厉苛刻,国产化会进行地愈发迅猛,这些卡脖子的环节也将具有更强的关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