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
【资料图】
前几天,沸沸扬扬的CBA假球风波,迎来了结果。据@中国篮球协会 微博消息,4月17日,中国篮球协会纪律与道德委员会公布关于对“上海久事队”“苏州肯帝亚队”的处罚决定。其中明确,两队取消本赛季参赛资格,各罚500万。李春江被取消五年内的教练员注册资格,李楠被取消三年内的主教练注册资格。
姚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体育比赛来说,最重要的是信誉,甚至不是能力。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需要通过这起事件,来改变一些东西,让这些已经付出的代价变得有价值。”
“假球明着打,球迷任意耍。”这场比赛的最后1分30秒,令人震惊且错愕,脏了球场,也践踏了篮球的规则和精神。如此“假”的比赛,何以敢如此光明正大上演,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也是公众疑惑的焦点。
现在,靴子终于落地,官方定性“消极比赛”,没提假球。从比赛到处罚结果公布,仅用三天,这个处理速度够快,值得肯定,且处罚力度,也极其少见,相当于“沉疴下猛药”。从中也能窥探出,篮协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以及震慑球场不正之风,为CBA刮骨疗毒的明朗诉求。
但即使如此,此事仍然有几个疑问待解。
一、“消极比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内容和表现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处罚结果中并没有说清楚这些,但这些才是社会真正关切的东西。
二、从更深层次看,还需要明确“消极比赛”属于什么性质,这到底算不算打假球?
三、具体层面上,要说清楚是双方赛前有无联系,又是如何具体联系和达成默契的,这背后有没有藏着操纵比赛的问题,以及具体交易行为?不明晰这些,一纸罚文显然是无法交代的。
显然,目前的结果,不能作为最终答案,更深入的调查和细节公布,还应该在路上。当然,无论此事最终具体处理结果,都改变不了玷污球场的事实,也弥补不了对球迷的伤害。此事对中国篮协,也是一个明确的警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